<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肛肠分会2016年学术交流大会现场>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肛肠分会2016年学术交流大会现场>
<直肠癌流行病普查培训基地授牌仪式,福州医博肛肠医院获牌(右一)>
这项举措证明了行业对肛肠疾病严峻形势的重视。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肛肠分会希望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直肠癌普查工作,能提供科学有效数据,为我国直肠癌研究填补空白,为大力降低国民肛肠疾病发病率,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做出应有贡献。
近年来,大肠癌早已成为中国的第二大,我国每年约有14万人因大肠癌而死亡,其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四十,和10年前相比,增长幅度超过50%,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有调查数据显示,九成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但通过筛查发现的患者,九成仍处于早期。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名医生、福州医博肛肠医院肛肠科医生吴和木医生指出,肠癌其实可能通过人群筛查而被预防的一种。高危人群更应警惕,如时常感到腹胀、不适、大便习惯改变,还有反复便血等症状,应考虑到医院做大肠癌筛查。
首批筛查基地为何花落福建省人民医院、福州医博肛肠医院、泉州市中医院
“考虑到首批筛查基地对于直肠癌筛查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和引导性,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肛肠分会是经过很激烈的探讨的。终脱颖而出的这些筛查基地,都必须符合三大要素。”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肛肠分会会长对记者说。
这三大要素分别是:
福建地区首批筛查基地分别落户于福建省人民医院(三甲)、福州医博肛肠医院以及泉州市中医院(三乙),首要原因是这三家医院都是备受省内人民和推崇的正规医院,且这三家医院的肛肠科方法力量雄厚,肛肠科室开设时间早,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福建省肛肠病临床医疗、科研、教学的重点示范单位。
要应对逐渐严峻的肠癌发病率,需要提高肠癌筛查的普及率,将肠癌遏制在萌芽之中。常用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患病家族史、粪便潜血检验FOBT和全结肠镜检查。其中,粪便潜血检验作为初筛手段,假阳性率比较高,而肠镜检查才是诊断大肠癌的“先进准”。
提高筛查数据的率,将大大缓解肠癌频发的困境。因此,敲定福建省人民医院(三甲)、福州医博肛肠医院以及泉州市中医院(三乙)为福建省指定直肠癌筛查培训基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三家医院均拥有专业的筛查设备——电子肠镜。
肠癌患者的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有很多患者容易被误诊为湿热或消化不良等。而经验丰富的肛肠医生,则能较地借助肠镜、肛门指诊等手段筛查出患者病情。因此,经验丰富的方法团队也成为此次筛查基地的必备要素。
据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肛肠分会研讨发现,福建省人民医院、福州医博肛肠医院以及泉州市中医院三家医院均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肛肠医师团队,这也是这三家医院能成为指定筛查基地的决定因素。
经过严格的重重筛选,终选定了这17家方法雄厚、设备齐全的专业医院,无疑是为热切盼望解决肠癌频发困境的民众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我们也相信,通过肠癌筛查的不断普及,终有,将会实现大大降低国民肛肠疾病发病率的美好愿景。